党建之光
党建工作
首页 > 党建之光 > 党建工作 > 正文
匠心传古韵,非遗焕生机——访宁波螺钿传承人邵益达先生 发布时间:2023-09-26              点击:

9月22下午,国际交流学院会计(中外合作)学生党支部实地探访了宁波江北慈城螺钿镶嵌非遗传承人——邵益达先生的邵氏镶嵌艺术馆,品鉴了中国传统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螺钿作为一项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螺钿”里的“钿”,是镶嵌的意思。经过螺钿装饰的器物,绚丽奇幻、光华可赏,来自天然产物的斑斓色彩,使成品惊艳之余还带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

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西周时期,螺钿工艺就被用作于漆器上。到了唐朝,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党员们仔细欣赏着那些薄如蝉翼,又细小如点的螺片,看着它们时而隐去时而闪现的七彩光芒,不禁感慨如此平凡又普通的螺壳在工匠的手中竟被雕刻的如此美。

在艺术馆会客室后的回廊处,一副8.4米精美大气的《清明上河图》螺钿艺术品引得众人驻足惊叹。“多年前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这幅作品,是我们三个人用了五年时间镶嵌制作的。”邵益达先生向党员们介绍了此图制作的艰辛过程。螺钿的制作十分繁复,且材料稀有,所以制作成品需经年累月。螺钿镶嵌工艺,其特色就在于有炫彩效果的“螺”。这幅画采用国外进口贝壳、牛骨、黄杨木做材料,因此螺钿装饰图案闪烁如星辰般璀璨,整体风格古朴雅致,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夜空星光闪烁的艺术美。

参观完馆内众多展品后,我们与邵先生还就螺钿制作方法、新时代非遗技艺宣传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邵先生为党员们详细讲解了螺钿的制作过程——将设计好的图纸剪下来贴到打磨过的贝壳上,然后用竹弓钢丝锯仔细切割,随后将其在纸上拼出图案,敷到木制品上固定后还需描出边框,最后在镂出位置进行贝壳的镶嵌。他强调每一个步骤都需仔细雕刻打磨才能打造出幻光异彩的螺钿,这无不焕发着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强大力量和艺术魅力。

螺钿镶嵌技法凭借瑰丽多变的色彩和细致精巧的制作传递跨越千年的美。我国螺钿镶嵌制品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今后学院将继续展开展活动,借助各类活动竞赛、主题学习、党日活动等载体平台,为传承螺钿非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