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行军床,一颗无私心,疫情肆虐,他毅然推迟与未婚妻的婚礼,逆行返校冲锋志愿服务一线,与同学们吃住同行,他是国交勇毅“逆行者”;一双识慧眼,一腔科创情,他挖掘激发学生潜能,带动百余人参与学科竞赛,他是国交“青春引路人”。他就是宁波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赵志龙。
图1:赵志龙老师
一、蛟龙得水,宏图待展
2012年9月,一封鲜红的录取通知书连接了年轻的赵志龙与宁波工程学院的缘分,赵志龙成为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录取的一名普通学生。谁也不曾想,这缘分竟历经了甬城十一年的冬夏更迭,一直延绵至今。大学期间,赵志龙全面发展,学业优异的他曾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学生工作突出的他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和校学生会副主席,曾被评选为宁波工程学院“十佳大学生”、宁波市优秀大学生和省级优秀毕业生等。201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宁波工程学院毕业,升学同在风华路的双一流高校宁波大学。在研究生期间,他继续专业的深耕,时常随导师在实验室和企业之间奔波,最后以校级优秀论文和优秀毕业生的成绩顺利毕业。在毕业之际,他萌生了成为一名机械专业教师的想法。2019年,恰逢宁波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招聘机制(中外合作)专业教师,赵志龙以教师身份重新回归母校任教。
图2:赵老师在课堂
从课桌到讲台,他将科创育人的理念植根于课堂,用丰硕的科研成果教学,把最新的学术动态传给学生,借助实验室将晦涩难懂的机械理论与实操知识讲活讲透。“学长”的真诚踏实,“教师”的严谨认真让他和同学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不少同学在赵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或迈入知名企业工作,或升读国(境)内外高校深造。匠心筑魂,桃李竞芳,是对赵志龙老师教育工作的最好注解。
二、鸿鹄高飞,旭日洊至
图:鸿鹄工作室成员合照
君有宏志如鹄鸟,峦巅看却便山红。随着教学经历的逐渐丰富和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观察,赵志龙老师认识到,工学类专业知识的全盘掌握不仅需要课堂上的专心、实验室中的专注,更需要实践方面的专慤,而竞赛正是巩固专业知识、修炼综合技能的最佳途径。“课堂学习的知识没有应用的话很容易就忘记,比如三维建模软件课上学的比较基础,想要进一步对复杂零件建的又好又快,或者多种方法构图建模,肯定需要一些竞赛项目来提升。此外如单片机编程、激光切割机操作、3D打印、PS、Pr等常用的综合技能更是需要在竞赛实战中学习掌握。赵老师带我们打比赛,就是为了让我们最大程度地掌握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实现全面发展。”谈及科创竞赛的意义,机制(中外合作)212班方泽远同学感受颇深。
大戏台才能唱大戏。以往,赵志龙老师带着学生打竞赛“游击战”,没有固定场地,今天东边教室讨论,明天西边办公室钻研,学生们背着电脑、扛着模型东奔西走,十分不便。逢重量级竞赛冲刺前夕,还要为找一间采光好、设备齐、位置优的场地进行模拟答辩而发愁。为了找准科创育人新路子,在“教师创新团队培育学生科创成果”的建设思路引领下,院领导班子访师生、查院情、广协调、援经费,为学院“把脉”。教师急、学生盼的科创“及时雨”终于落地生根。包括赵志龙老师为主要负责人的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在内的3个教师创新团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图3:鸿鹄工作室
图4:创新实验室
三、小天地开出紧俏花
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和调配帮助下,鸿鹄创新工作室在东二308热热闹闹设立起来了。它的成果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浩气荡荡——仅2023年上半年,工作室就战绩满满,累计收获挑战杯省赛银奖3项;“互联网+”省赛银奖1项;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精英联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三等奖1项;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三等奖3项,并有1队进入国赛;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三等奖1项。七月,随着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落下帷幕,工作室荣誉榜再传捷报——国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图5:2023年上半年部分竞赛照片
近日,鸿鹄工作室再开“紧俏花”。赵老师所带领的“青砖科技”团队闯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系学院在“互联网+”主赛道上的全新突破;另外“深井救援”团队在“互联网+”国际赛道上也从一万一千余个国际申报项目中评选进入前500,后续将在全国总决赛中角逐金、银、铜奖。赵老师的科创育人工作“上了道”,前来求取“科创经”的师生越来越多。赵老师期待,更多同学积极投身科创竞赛大舞台,那将是他们破茧蝶变的大平台。